初級社會工作師考試考前黃金沖刺期,做真題能精準把握考點、熟悉命題思路、檢測薄弱環(huán)節(jié),同時提升答題速度和應試心態(tài)。歷年真題是最貼近考試的真實素材,高效利用可事半功倍,以下為中大網(wǎng)校社會工作者考試教研老師編輯整理的2024年初級社會工作者考試《社工綜合能力》真題及答案。
2024年初級社會工作者考試《社工綜合能力》真題及答案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共6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根據(jù)《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在執(zhí)行公務時發(fā)現(xiàn)流浪乞討老年人的,應當將其引導,護送到( )。
A.養(yǎng)老院
B.福利院
C.應急管理部門
D.救助管理部門
【答案】D
【解析】依照《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對流浪乞討人員實行救助的形式主要為救助站救助,縣級以上的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jù)需要設立流浪乞討救助站,公安和其他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在執(zhí)行職務時發(fā)現(xiàn)流浪乞討人員的,應當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
2.小飛的父親一直要求他學習成績保持全班前三名,一旦成績不好,…還說“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不成才”。小飛的家庭教養(yǎng)模式是()
A.支配型
B.專制型
C.放任型
D.沖突型
【答案】B
【解析】(1)嬌縱型:盲目溺愛,疏于管束,“小霸王”(只愛不管);
(2)支配型:過分溺愛,嚴加管束(又愛又管);
(3)專制型:命令與服從(只管不愛);
(4)放任型:缺少愛心或耐心、責任感(不愛不管);
(5)沖突型:家庭關系不協(xié)調;
(6)民主型:互相尊重、平等交流。
3.28歲的小劉長期在外打工,為與家人團聚,決定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根據(jù)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小劉返鄉(xiāng)主要滿足的是()。
A.生理需要
B.歸屬與愛的需要
C.安全需要
D.尊重的需要
【答案】B
【解析】歸屬與愛的需要:一是歸屬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種歸屬于一個群體的感情,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并相互關心和照顧,是友愛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間、同事之間的關系融洽或保持友誼和忠誠人人都希望得到愛情,希望愛別人,也渴望得到別人的愛。題干中小劉希望回家與家人團聚,希望回歸家庭,顯而易見是歸屬與愛的需要。
4.社會工作者在社區(qū)開展了“者智助老”服務,邀請轄區(qū)內高校的大學生志愿者為老年人培訓如何充分使用智能手機,講解網(wǎng)約車、互聯(lián)網(wǎng)醫(yī)院和網(wǎng)上購物等APP操作方法。上述服務體現(xiàn)了社會工作在服務對象層面的目標是( )
A.促進發(fā)展
B.促進社會公正
C.解救危難
D.促進社會團結
【答案】A
【解析】促進發(fā)展。社會要發(fā)展,個人也要追求發(fā)展。人類發(fā)展理論指出,隨著人的生物體的成長和變化,人們總在試圖克服困難,實現(xiàn)自己的發(fā)展目標,這種目標就是要實現(xiàn)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相互協(xié)調,使個人和社會都能更好地發(fā)揮功能當一個人或一群人遇到困難時,社會工作者就會施以援手,通過增加知識、學習技能、學習建立人際關系等方式,使個人或群體得到發(fā)展,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目標。比如 小組工作中有成長小組,就是以成員發(fā)展為目標的。在現(xiàn)代社會,增加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增強克服不利因素的能力、提高個人與社會協(xié)調的能力都在發(fā)展之列,可以說,幫助個人、社會群體乃至社區(qū)更好地發(fā)展是社會工作的重要目標。本題中,大學生志愿者幫助老年人學習各種知識、技能,屬于促進發(fā)展。
5.社會工作者小王與服務對象李女士建立專業(yè)關系后,運用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從生理、心理和社會三個方面分析李女士問題產(chǎn)生的影響因素,進而作出判斷。上述小王的工作內容屬于( )
A.分類診斷
B.心理動態(tài)診斷
C.緣由診斷
D.人格診斷
【答案】A
【解析】本題考察的是個案工作模式中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內容,根據(jù)題干中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可以判斷出選擇的是分類診斷。
二、多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2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61.小朱是某大學一年級學生,對學校各類社團活動都感興趣,最近他參加了學校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組織的殘障兒童探訪活動,深切感受到志愿服務既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又能為社會作貢獻,于是申請正式加入?yún)f(xié)會成為大學生志愿者。上述小朱參與社會服務的過程,體現(xiàn)出“以利他和社會為中心的動機”的有()。
A.希望獲得工作經(jīng)驗,學習新技術
B.希望自己被需要,被感激、被欣賞
C.希組幫助別人,讓世界變好
D.希望認識新朋友,擴大社交網(wǎng)絡
E.希望以個人行動盡力改善社會服務
【答案】CDE
【解析】以利他和社會為中心的動機:1.希望幫助別人,希望世界變好;2.以行動表達對他人的同情心;3.喜歡認識不同年齡層的新朋友,參與一些活動,擴大社會接觸面;4.受親戚、朋友、老師和家長的影響而參與服務;5.基于宗教信仰,為人民服務的理念;6.想盡一點社會責任;7.想以行動盡力謀求改變。
62.小李因交通事故致殘,日常生活離不開輪椅,整天待在家里不愿意出門。得知小李的情況后,社會工作者主動上門探訪,鼓勵他走出家門到社區(qū)服務中心參加運動,還讓手工編織小組組長張阿姨邀請小李加入,學習相關技藝。一段時間后小李逐漸融入了社區(qū)生活。上述個案服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有()。
A.教育者
B.使能者
C.倡導者
D.治療者
E.聯(lián)系人
【答案】ABE
【解析】個案工作中,社會工作者常見的角色有:
(1)使能者。社會工作者運用自身擁有的專業(yè)知識和技巧調動服務對象自身的能力和資源,發(fā)揮服務對象的潛在能力,促使服務對象發(fā)生有效改變。例如,社會工作者可以詢問服務對象在面臨問題的困境時做過什么嘗試和努力,或者和服務對象一起尋找問題之外的生活安排,幫助服務對象挖掘問題背后的能力。
(2)聯(lián)系人。社會工作者幫助服務對象與擁有資源的服務機構聯(lián)系,保證服務對象能夠獲得合適的服務。特別是對于那些面臨多重生活困擾或者需要轉介的服務對象來說,社會工作者常常需要承擔這種專業(yè)角色,如幫助服務對象聯(lián)系社會愛心人士,為服務對象提供必要的物質幫助,或者聯(lián)系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機構,為服務對象提供深度的心理輔導。
(3)教育者。社會工作者指導服務對象學習處理問題的新知識、新方法,調整原來的行為方式。通常,社會工作者可以運用行為預演、模仿及角色扮演等方法幫助服務對象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
(4)倡導者。社會工作者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權利倡議機構實行必要的改革,為缺乏資源的服務對象爭取更合理的服務,或者動員服務對象一起爭取一些合理的資源和服務。例如,社會工作者針對殘疾人等社會困難群體而開展的宣傳活動,希望社會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愛心。在這種服務中,社會工作者就扮演了倡導者角色。
(5)治療者。社會工作者運用專業(yè)的方法和技巧消除或者減輕服務對象的困擾。治療者的角色與使能者和教育者不同,使能者注重服務對象自身潛能的挖掘,教育者關注服務對象新知識和新技能的學習,而治療者專注于服務對象問題的消除,如社會工作者運用行為學習的技巧幫助服務對象克服不適應的行為,或者運用放松練習的技術減輕服務對象的心理焦慮等,都屬于治療者的角色。
題中,社會工作者主動上門探訪小李,鼓勵他走出家門到社區(qū)服務中心參加運動體現(xiàn)了使能者角色;讓手工編織小組組長張阿姨邀請小李加入,學習相關技藝體現(xiàn)了聯(lián)系人和教育者角色。
63.社會工作者小孫正在撰寫一份孤獨癥兒童康復服務項目中情報,準備向當?shù)貧埪?lián)申請資助。該項目申請書應包含的內容有()
A.申請該項經(jīng)費對孤獨癥兒童康復的意義
B.申請資助后擬具體開展的康復服務內容
C.說明如何向殘聯(lián)報告所資助項目的結果
D.說明資助金額及其對機構運行的重要性
E.說明項目實施一定可以達到預估的效果
【答案】ABCE
【解析】在項目申請書中要說明以下內容:向政府或基金會申請這筆經(jīng)費支持的意義,或申請這筆經(jīng)費(有時是實物)要做什么,其用途要符合社會福利或社會公益目標,符合政府或基金會的資助目標。要說明資助的重要性,即這筆資助對于項目對象的必要性,說明資助額及申請這一數(shù)量資助的原因。
需要列出較細致的項目預算,要說明怎樣使用這筆資助,即怎樣將這筆資助運用于機構的服務,要說明使用這筆資助可能達到的預期效果,要說明使用這筆資助的社會交代的方法,即如何向資助者報告資助項目的結果
注:以上初級社工考試真題為中大網(wǎng)校社會工作者考試教研老師編輯整理,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轉載!
因展示篇幅有限,2024年初級社工師考試《社工綜合能力》完整版真題可添加助教老師微信,進行獲取哦!
社工師助教老師
相關推薦:
【關注】 2025年初級社會工作師考試各科目五星必備考點集錦
【助考】 初級社工考試真題解析 社工考試助考學習攻略 社工師增補內容
【APP】 智能評測,掌上學習也可很簡單,下載準題庫APP>>
社會工作師新人好禮,不容錯過!
【 專屬優(yōu)惠券 & 備考資料包 一鍵領取>>】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